糖市自7月底见顶之后,经历了几轮调整行情,目前的价格已经回落到多空双方相对都能够接受的价位,但价格回落后又使得市场参与程度降低,糖市的热度大不如前期。如今业内存在两派声音,一派认为随着整体供求格局的转变,糖价还有继续下跌的空间,另一派则认为,目前市场上的可流通糖源不多,再加上新榨季制糖生产成本并不低,恐怕难随大流一味降价。
目前的糖价还有多少降价空间?后期新糖大量上市后的定价又将走向何方?可以说生产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将成为决定后期行情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新榨季的甘蔗收购价政策已经出台,在广西糖厂大规模开榨之前,卡罗拉将与各位一起探讨新榨季广西制糖生产的成本,不求做到知根知底,但至少能够对整体形势有个大概的判断。
新榨季食糖生产成本知多少?
食糖含税成本分为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以生产成本为依据,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主营税金及附加以糖产品的应交增值税的7%和4%计算,营业费用是销售糖所发生的运输、装卸、保险费用等,管理、财务费用如果只有糖,则不用分摊,如果还有其他产品,按销售收入的比例分摊。
简而言之,食糖含税成本由不含税的销售成本以及税务成本组成。其中,不含税的销售成本主要由主营业务成本(一般主要计算生产成本,因此也称之为生产成本)、营业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及管理费用组成。
1、生产成本
(1)进厂成本
在制糖成本中占大头的主要是生产成本,分为糖料作物的进厂成本及食糖的加工成本。其中,对生产成本影响最大的就是糖料作物的进厂成本,包括甘蔗收购价款,甘蔗运输费、修路资金、农务管理费、蔗区管理服务费、蔗区扶持奖励基金、停榨期费用、过路费等费用。
10/11榨季广西最终的二次结算价为491.81元/吨,11/12榨季甘蔗的保底收购价为500元/吨,另外食糖销售均价在7000元的基础上,每上涨100元,制糖企业还必须多支出6元/吨的价款,倘若食糖均价在7000元以下,制糖企业支出的价款也仍然为500元/吨,这也意味着新榨季糖厂在收购价款方面至少需要多支出8.19元/吨。
与此同时,随着人工成本、油价、各种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以及蔗区维护成本的提高,甘蔗进厂成本的其他费用也在上涨,除甘蔗收购价款之外,预计甘蔗运输费、修路资金、蔗区扶持费等这部分其他的进厂成本费用将会超过40元/吨,较09/10榨季吨蔗34.42元/吨的进厂成本费用增加16.2%。在高通胀,高物价,高成本的影响下,不出意料的话,11/12榨季这部分费用仍然会水涨船高,达到45元/吨甚至更高的可能性非常大。
最近9个榨季广西甘蔗进厂成本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广西糖业年报,其中10/11榨季为预测数,11/12榨季参照7000元糖价对应500元蔗价的标准进行计算)
这样可以计算新旧两个榨季的进厂成本。10/11榨季491.81元甘蔗收购价款加上40元左右的其他进厂费用,10/11榨季广西全区平均产糖率为12.12%,折合吨糖耗蔗8.25吨,甘蔗进厂成本达到4387元。11/12榨季,姑且先按照7000元的糖价标准计算,甘蔗收购价款500元,加上45元左右的其他进厂费用,另外新榨季全区平均产糖率有望恢复到12.5%左右的正常水平,吨糖耗蔗8吨,既11/12榨季甘蔗进厂成本达到4360元,在很大程度上新榨季吨糖耗蔗量预期的降低抵消了甘蔗进厂成本增加的压力,从中也可以看出10/11榨季全区整体混产率大幅下降对成本增加所造成的重大影响。按照7000元的糖价对应500元蔗价的标准进行计算,如果糖价能够达到7100元,那么相应的该项进厂成本将增加到4408元;糖价7200,进厂成本4456元;糖价7300,进厂成本4504元;糖价7400,进厂成本4552……
(2)、加工成本
食糖的加工成本则包括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工资、职工福利费、以及各种制造费用,各制糖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同,因此各项费用所占的比例也不尽相同。其中又以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两项所占的比例最大,两项费用所占制糖生产成本的比例超过10%。
此外,由于目前大部分糖厂更加重视做好循环经济工作,制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诸如蔗渣、桔水、滤泥、酒精等其他副产品,在生产成本的计算中还需要减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副产品创造的收益。从历个榨季的情况来看,糖厂生产中副产品所创造的收益基本上能够抵消加工成本所需要的费用。
2、三项费用成本
食糖在经过车间的生产加工之后,还需要其他的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其中销售费用是指糖厂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包装费、运输费、广告费、装卸费、保险费、委托代销手续费、销售部门人员工资、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等;管理费用包括糖厂日常经费、业务招待费用等;财务费用主要包括银行的利息支出。
从行业协会的统计来看,广西之前几个榨季销售、管理和财务三项费用分别为,08/09榨季410.58元、07/08榨季322.93元、06/07榨季320.47元、05/06榨季348.42元,各榨季三项费用变动的幅度相对稳定。不过从09/10榨季开始,受到大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三项费用也在逐年提高,据统计09/10榨季三项费用达到了450元,10/11榨季考虑到用工成本增加,物价全面上涨、以及银行多次加息,糖厂利息支出增加等因素影响,预计这三项费用的总支出将会超过500元。而11/12榨季的宏观大环境短期内不会发生太大改变,费用增加的趋势也会继续维持,这其中将主要体现在员工工资、银行利息支出增加几个方面,不出意外的话,预计11/12榨季销售、管理、财务三项费用的平均支出有可能会超过550元。按照这个算法,10/11榨季广西全区不含税的吨糖销售成本预计在4907元(4387+520)左右,较09/10榨季增加1408.74元,增幅达到40%。而11/12榨季的不含税销售成本如果按照7000元的糖价标准,则会达到4910元(4360+550),如果糖价达到7100元的话,那么不含税的销售成本还会进一步提高到4958元(4408+550)。
3、应交税金
制糖应交税金方面,包括增值税,食糖主营税金及附加,以及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生产酒精的制糖企业,还需要缴纳消费税。其中制糖企业的增值税是用销项税-进项税,主营税金及附加以糖产品的应交增值税按照的7%和4%计算。
据统计,之前几个榨季广西制糖企业吨糖应交税金分别为09/10榨季746.82元、08/09榨季483.6元、07/08榨季522元、06/07榨季573元、05/06榨季651.6元。这样按照之前估算的10/11榨季4907元不含税吨糖生产成本,预计该榨季制糖销售应交税金大概在883--1030元左右,这样可以估算10/11榨季广西全区平均的含税生产成本将达到5790—5937元左右,取中间值为5863.5元,较09/10榨季全区平均4245.08元的含税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1618.42元,增幅达到38%。
按照同样的算法,以11/12榨季7000元糖价对应500元蔗价的标准计算,在4910元的不含税吨糖生产成本的情况下,那么广西全区的平均含税生产成本将会达到5794—5980元左右,取中间值为5887元,整体成本较10/11榨季有所提高。同样道理,也可以计算出不同食糖销售均价所对应的各种含税生产成本价格。从中可以看到,在7000元对应500元蔗价的基础上,如果食糖销售均价每上涨100元,相应的食糖平均含税生产成本就会增加57—58元左右。如下表:
食糖销售均价(元) |
甘蔗收购价(元) |
完全含税生产成本(元) |
7000以下 |
500 |
5794—5941 |
7000--7100 |
500--506 |
5794--5941 |
7100-7200 |
506--512 |
5850—6000 |
7200--7300 |
512--518 |
5907--6057 |
7300--7400 |
518-524 |
5963—6115 |
7400-7500 |
524-530 |
6020--6173 |
7500--7600 |
530--536 |
6077--6232 |
当然,卡罗拉估算出的上述含税成本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只是给各位一个相对的参考。各制糖企业由于生产规模、榨蔗量的不同,其含税成本往往会有200—500元不等的差异,这主要是与各制糖企业的原料供应能力,生产规模、生产技术、糖厂技术装备水平、甘蔗收购价格、以及各种副产品收益的不同有关。
最近9个榨季广西食糖平均含税生产成本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广西糖业年报,其中10/11榨季为预测数,11/12榨季参照7000元糖价对应500蔗价的标准进行估算)
调整空间还有多大?
历个榨季全国食糖平均售价、广西含税生产成本、主产区现货最低价变化情况
(注:10/11榨季为预测数)
市场上历来有“成本支撑”的说法,意思就是说食糖的含税生产成本会是价格运行的重要底线。从上图历个榨季广西制糖平均含税生产成本与主产区现货最低价、全国食糖平均售价的对比情况来看,最近几个榨季制糖生产成本对整个榨季价格的运行确实是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上图中历个榨季的蓝线数值(全国食糖平均售价)均要明显高于红线数值(广西食糖平均含税生产成本)便是最好的证明。此外从红线(广西食糖平均含税生产成本)与绿线(广西主产区现货最低价)的对比来看,除了05/06榨季、07/08榨季、08/09榨季出现严重供大于求格局,导致现货价格短时期低于生产成本线之外,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各个榨季的主产区现货最低价都要高于该榨季的食糖含税生产成本价,这在保证了制糖行业连续多年盈利的同时,也验证了在价格运行过程中“生产成本支撑”说法的成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要市场整体供求形势不出现重大的转变,食糖的含税生产成本都将会成为价格的重要支撑。
按照本文截稿时的价格,11月17日广西主产区的现货价格在7130—7240之间,柳州批发市场12月份以后的各远期合同价格在7150—6800元之间,郑州白糖期货11/12榨季各订货月合同价格在6886—6500元之间。如果从生产成本支撑的角度来分析,在11/12榨季最低5794—5941元左右生产成本的情况下,那么后期糖价下跌的想像空间仍然巨大。
历个榨季广西制糖企业吨糖利润与吨糖利润率的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广西糖业年报,其中10/11榨季为预测数,11/12榨季参照7000元糖价对应500蔗价的标准进行估算)
不过,我们也不必太早的定下结论,还可以从糖厂所实现的吨糖利润来分析糖价的定位。在11月初召开的广西榨季工作会议上,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领导透露,“10/11榨季广西糖业首次实现利税总额超百亿,达到117.51亿元,同比增加28.36亿元,增长31.81%,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按照之前卡罗拉估算的10/11榨季广西平均5790—5937元含税生产成本(取中间值为5863.5元),7163元的食糖平均销售价格计算,那么10/11榨季广西制糖企业的吨糖利润将达到1300元,达到历史最高的水平。而吨糖利润率也达到18.15%,成为仅次于05/06榨季18.86%的历史第二高水平。
同时从历个榨季吨糖利润率的变化情况来看,从03/04榨季至今,除了07/08、08/09这两个出现严重供大于求的榨季吨糖利润率只有4.03%和4.79%之外,其他各榨季的吨糖利润率最低也达到14.68%(03/04榨季),最高甚至达到18.86%(05/06榨季),近几个榨季平均的吨糖利润率达到16.65%。在这里我们也不必太过于去追究历史的原因,甚至得出制糖企业“暴利说”的观点,所谓存在既是合理,制糖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环节,其生存状况的好坏将直接牵涉到广大蔗农、地方财政、食品工业等各个环节的利益,因此,制糖企业的吨糖利润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也有其合理的一面。而按照平均16.65%左右的吨糖利润率计算,在11/12榨季最低5794—5941元左右生产成本的情况下,也就是说食糖的平均销售均价只有达到7040元以上,才能够满足几个榨季平均16.65%左右的吨糖利润率目标。这从一个侧面也验证了糖价7000元一线对11/12榨季市场的重要性,这也会削弱当前价格进一步下行的动力。
在可预见的未来,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制糖生产的成本只会不断提高,不会降低。因为不管是人力成本还是农资、生产等成本,都会在今后一两年内不断提高,尤其是人力成本对整体成本提高的影响最大。同时为了保证国家用糖安全的目标,提高农业生产利润,保护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是必不可缺的。而需要采取的措施就是提高甘蔗价格。也就是说,首先,国家会不断提高最低保护价;然后,要允许制糖企业实现一定的利润,以便制糖企业有能力,有动力加大对蔗区和农民扶持的力度,以维护整个行业的平稳、安全、有序的发展。
GSMN声明:此文章为特约撰稿人提供,本网登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业界资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未经广西糖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772--281744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线:4006-230057
信息:0772-3023699
商城:0772-3023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