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VIP专享 > 热点追踪
刘汉德:对我国糖业的几点看法
作者:刘汉德 来源:网站投稿 2010-03-25 16:36:57 收藏

    我国制糖业自1998年国务院组织结构调整以来,取得良好效果,表现为企业制糖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成本降低,盈利能力提高,行业竞争力大大增强,糖农收入不断增加。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有关部委对糖业调控手段日趋娴熟,更为制糖行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由于09/10年制糖期受干旱影响减产幅度较大,造成国内糖价较大波动,针对当前业界关心的问题,浅谈几点看法:

1、糖价问题

    国内糖价长期处于制糖成本线上下,这是极不正常的。09/10制糖期糖价逐步提升,这是对长期低价格的修正。前段时间有终端用户跟我聊天,说糖价太高,他们的产品要涨价。我回答说2006年糖价有个短期的高价,不少企业已经以糖价高为理由涨了价,但08年和09年8月份之前糖价低到2600多元/吨,糖厂每吨糖亏损近千元,为什么你们的产品不降价呢!

    耕地资源有限,而农业生产成本如肥料、农药、劳动力在不断增加,不能指望农民兄弟不断地为我们提供低廉的糖料。糖价长期低迷,糖料价格长期上不去,农民怎么增加收入。农民富,国家富。

    大米、食糖即使每斤贵几毛钱,相信对民众生活没多大影响,但长期的低价对农民,对农业是个伤害,将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和食糖安全。当前糖价受外糖下跌影响,有所回落,但今年国内食糖供应偏紧,糖价还有很大不确定性。糖价高些,农民增收,也不-定是坏事。关键是要保市场供给。

2、糖料生产问题

    糖料生产属重体力劳动,新一代农民工基本不愿意从事这劳动。现在地里种甘蔗的,两夫妇加起来超过100岁,劳动力将是制约糖业发展最大的问题之一。甘蔗砍工钱已从每吨60元上下涨到今年90-100元/吨,09/10制糖期甘蔗收购价格是提高了约80元/吨,但农民还是没有真正增收,要提高农民种植糖料积极性,真正实现农民增收,关键是要实现糖料种植和收获的机械化。当务之急是研发推广适合千家万户蔗农使用的甘蔗小型收获机,解决甘蔗收获劳动强度过大问题,国家应不惜财力物力人力解决这问题,才能保证糖业健康发展,满足国内食糖消费。

3、进口糖问题

     国家每年进口糖A配额约90多万吨,其中古巴糖40万吨。除古巴糖外,一般贸易进口糖量每年为30~50万吨,对国内影响不大。配额限制了进口量,保护了国内制糖工业。按纽约原糖18美分计算,进口泰国原糖完税后加工成白砂糖的成本也达到5260元/吨。因此,不能把短期的国际糖价波动简单比价国内糖价。

    我们一定要处理好国际国内的关系。大豆过分依靠进口,中国老百姓从此要吃高价油,这是教训。周恩来总理说过,中国一定要实现食糖自给。总理富有远见。如果我们依靠国际糖,那国民将要永远吃高价糖。

4、食糖储备问题

    我国食糖消费不断增长,而我国的产糖量受气侯影响变化较大,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在不久的将来,国内食糖消费量将超过1500万吨/年,如果遇到不好年景,国内食糖供应将出现问题。必须扩大食糖国储规模。按08/09制糖期国内消费量1390万吨计算,国储糖规模要达到3个月消费量即350万吨以上,才能保证我国的食糖安全。

    从今年过期成品糖再加工和原糖加工情况来看,国储糖必须以原糖储备为主,少量储备白糖以应急。但原糖储备地要调整,建议把储备库放在原糖加工企业附近,这样才能随时加工,满足市场随时可能出现的短缺。

    全国原糖加工能力有限,目前为每月20多万吨,今年国储糖加工任务繁重,如果有新的原糖进口,恐难在短期内加工。

    (作者系广东省糖业协会理事长 ) 

相关新闻
polo
温馨提醒
尊敬的用户,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建议您使用高版本浏览器来对网站进行查看。
一键下载放心安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