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糖业组织(ISO)将 2025/26 年度全球食糖过剩量修正为 162.5 万吨,主要依据是印度、泰国和巴基斯坦的产量预期将有所提升。
全球食糖产量预计约为 1.82 亿吨,较上榨季增加约 550 万吨;食糖消费量预计达到约 1.8 亿吨,较上榨季增加约 100 万吨。
焦点转向巴西
Gravel DMCC 全球贸易与市场情报部门的Ale Rosete在评论 ISO 的预估数据时表示,2025-26 年度全球食糖市场将呈现过剩态势,这与 ISO 的预测基本一致。但她指出,这一过剩局面较为脆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巴西下榨季再次实现良好产出。
“巴西目前已进入间作期,多家核心生产商正面临成本上升和天气不确定性的双重压力。当前全球许多地区的食糖价格已低于生产成本,这限制了供应扩张的能力。因此,我认为市场供需平衡虽略呈乐观,但并不稳固。” 她说道。
食糖价格预测
Ale认为,食糖价格将维持区间波动,当前水平的下行空间有限。“尽管市场情绪略有转空,但多项因素提供支撑:巴西已开始收榨,近期市场供应减少;此外,乙醇的收益目前高于食糖出口,可能会分流部分食糖产能。许多国家的食糖价格低于生产成本,这也制约了供应增长。” 她表示。
全球格局下的印度食糖
Ale称,印度近期批准约 150 万吨食糖出口配额,标志着其谨慎重返全球市场,但实际影响可能有限。
“在 2024-25 榨季(9 月结束),印度政府曾批准约 100 万吨食糖出口配额,但并非所有配额量都实现了实际出口。因此,即便发放新配额,实际出口量仍可能不及预期,印度政府的核心关注点显然仍是维持国内市场平衡和乙醇生产目标。”
宏观背景:美国关税与地缘冲突
市场分析师、经济外交领域作家Diogo Ribeiro解读了宏观背景,他认为,受美国特朗普政府调整关税政策以及多国持续政治紧张局势影响,各行业可能面临广泛冲击。
“未来数月,新的美国关税体系可能影响大宗商品流动及市场供需关系,进而波及工业、食品行业和交通能源领域。”
黑天鹅事件:对冲作为防护手段
Ribeiro表示,地缘政治局势的不稳定性(尤其是俄乌冲突)持续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政治因素同样会引发市场变动 —— 国家管理者有时可能做出决策失误,而金砖国家(BRICS)在国际关系、市场供应和生产领域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对冲操作和开拓新市场,是应对业务突发波动或黑天鹅事件的有效防护措施。”
他还指出,如今日益频繁的气候变化和火灾,正影响多个国家的种植园生产,可能对产量造成冲击,进而改变全球食糖贸易格局和价格走势。
热线:4006-230057
信息:0772-3023699
商城:0772-3023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