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 > 行业

云南蔗糖产业“十四五”成效与“十五五”发展对策

2025-08-06 08:59:32 甘蔗糖业 T大

  云南,是我国重要的糖料蔗核心基地和生产保护区。蔗糖产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支柱,更是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引擎。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云南蔗糖产业的奋进之路,回顾“十四五”期间的辉煌成就,展望“十五五”期间的宏伟蓝图。

  一、“十四五”期间云南蔗糖产业的显著成效

  1. 产量止跌回升,再创历史新高

  “十四五”期间,云南甘蔗种植面积和蔗糖产量实现了止跌回升的喜人局面。2024/25年榨季,甘蔗种植面积恢复至28.170万公顷,蔗糖产量突破241.88万吨,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科技创新的有力推动。甘蔗农业单产和工业单产分别从2020/21年榨季的69.15吨/公顷和67.50吨/公顷提升至2024/25年榨季的78.88吨/公顷和72.15吨/公顷,为制糖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原料保障。

2. 甘蔗面积恢复增长,新植早种发展迅速稳定甘蔗面积是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十四五” 期间,云南甘蔗种植面积先降后升,2024/25 榨季恢复至 28.170 万公顷。宿根蔗占比 62.82% 为主体,新植蔗中春植蔗为主、冬秋植蔗发展快,75.19% 为旱地,临沧占全省种植面积 28.89%。

  3. 甘蔗良种快速推广,自育品种“云蔗”占比大

  甘蔗良种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芯片”。云南的甘蔗良种覆盖率从2020/21年榨季的86.48%提升至2024/25年榨季的96.78%,自育品种“云蔗”系列成为主导品种,种植面积占比排前。其中,云蔗081609和云蔗0551表现尤为突出,新植面积分别占新植蔗总面积的59.81%和7.54%。这些优良品种的推广,为云南蔗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4. 全程机械化快速推进,丘陵山地不再难

  “十四五”期间,云南在丘陵山地甘蔗全程机械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机种、无人机飞防和机收技术的应用面积大幅提升,从2020/21年榨季的0.806万、3.479万、1.104万公顷,分别提升至2024/25年榨季的3.856万、5.648万、4.863万公顷。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人工成本,为蔗糖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十五五”期间云南蔗糖产业的发展目标

  1. 压实生产保护区责任,稳定糖料蔗种植面积

国家划定云南糖料蔗生产保护区,设总产量目标并纳入地方首长负责制,要压实保护区责任,发挥其核心作用。优化云南蔗糖产业带,稳定主产州(市)种植面积,形成协同发展格局,巩固保障国家食糖供给地位。同时争取良种良法补贴政策,提升规模化生产水平。2.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进一步提升糖料蔗单产良种良法是提升单产关键。良种方面,加强育种技术创新,结合杂交与生物育种,选育新品种,开展转基因育种;良法方面,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大科研投入、集成现有良法、强化良种良法融合,挖掘增产增糖潜力。3. 建设现代甘蔗产业园,加快推进全程机械化云南多数蔗区为丘陵山地,制约全程机械化发展。应加强山地蔗园改造,推动现代甘蔗产业园建设。科学布局产业园,加大政策扶持;推广适宜中小型农机装备;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融合智能化与全程机械化技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4. 加强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糖料多元化产品云南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糖业转型,开发多元化产品。农业端,科技支撑蔗梢、蔗叶生产饲料,发展种养结合;制糖产业端,以多产融合理念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拓展应用;副产物利用端,加大推广利用副产物开发高附加值肥料等产品力度,实现高值化、资源化利用。

  三、云南蔗糖产业的未来展望

  云南蔗糖产业在“十四五”期间取得了显著成效,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止跌回升,良种良法技术快速推广,全程机械化取得突破。展望“十五五”,云南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进一步提升甘蔗单产,推进全程机械化,加强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多元化产品,为保障国家食糖稳定供给安全和推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