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澜沧:发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 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收藏

原标题:乡村振兴丨上允镇:发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 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在乡村振兴的澎湃浪潮中,产业融合宛如一台强劲的核心引擎,驱动着乡村经济迈向循环发展的新征程。近年来,澜沧县上允镇紧紧依托特色农业,巧妙布局、精心谋划,以一系列创新举措打出产业融合的“组合拳”,为乡村经济的循环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上允镇,地处澜沧县西北部,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与7个乡镇和双江县紧密接壤,人口密集,产业蓬勃发展。这里不仅是澜沧县的粮食、甘蔗主产区,更是畜牧业养殖大镇,在澜沧县北部区的交通版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长期以来,随着生猪肉牛养殖业以及甘蔗、玉米种植业的日益繁荣,一系列棘手问题也接踵而至。粪便、废渣的处理难题犹如一块巨石,重重地压在发展的道路上,不仅制约了辖区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农民的收益,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极大地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打破这一发展瓶颈,镇党委和政府以“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为战略指引,全面统筹谋划。立足上允镇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充分挖掘丰富的资源禀赋,将生态循环农业作为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的关键突破口。通过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推动产业朝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转型升级。

  截至目前,上允镇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已成功构建起“秸—饲—畜—粪—肥—地”的绿色循环种养闭环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成效显著,带动上允镇甘蔗种植3569户,种植面积达8万余亩;玉米种植2654户,种植面积7.8万亩;生猪养殖3741户,存栏 34167头;肉牛养殖2830户,存栏19161头。全镇建成分步式甘蔗机收厂5家、青储饲料加工厂6家、有机肥加工厂1家、玉米烘干厂1家,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上亿元。产业发展的成果不仅体现在亮眼的经济数据上,更直观地反映在村民们的生活变化中。乡村的人居环境得到极大美化改善,宜居水平显著提升,老百姓在绿水青山间实现了稳定增收,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与日俱增。

  踏入上允镇肉牛集散中心养殖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牛舍,470余头毛色光亮、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牛正惬意地在通风棚下悠闲踱步,不时发出哞哞叫声。“以前,我们得远赴临沧、版纳等地采购草料,价格高昂不说,运费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今,辖区内四五家青储饲料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利用本地的甘蔗叶、青玉米、皇竹草等加工草料,距离牛场近,而且草料价格实惠、营养丰富,每年能为牛场节省不少成本。”牛场负责人刀伟华满脸笑意地介绍道,更令人欣喜的是,距离牛场仅100米处,一座崭新的有机肥加工厂建厂开业。过去溢出坑的牛粪,如今都被有机肥厂收购,曾经弥漫着刺鼻气味的牛场,如今变得干净整洁,空气清新。青储饲料加工厂和有机肥厂的建设,不仅让肉牛养殖厂每年节省近15万元资金,还让上允镇6500余户生猪肉牛养殖农户从中受益,实现了省钱增收的双赢局面。

图片

  甘蔗砍收季节,镇内的甘蔗分步式机收厂和青储饲料加工厂机器轰鸣,奏响了一曲忙碌的丰收乐章。工人们争分夺秒,将甘蔗剥皮去叶、切割成段,处理干净的甘蔗运往糖厂榨糖,蔗叶蔗梢则被加工成青储饲料推向市场,废渣废叶运往有机肥厂,实现了变废为宝。走进徐飞经营的加工厂,甘蔗分步式机收和青储饲料加工正有条不紊地同步进行。徐飞自豪地说:“目前,加工厂日均完成分步式机收甘蔗260吨、饲草加工52吨。分步式机收大大降低了人工剥叶、割铺、装车成本,有效解决了当前甘蔗生产成本高、用工难、用工荒的问题,同时还提高了甘蔗产糖率。此外,甘蔗分步式机收产生的蔗叶制成的青贮饲料,物美价廉,不仅畅销辖区养殖户和周边乡镇,还远销大理、丽江等地,深受市场欢迎。”

  除了牲畜粪便和甘蔗废渣废叶,糖厂产生的废料糖泥和玉米烘干厂的玉米芯,也成了有机肥加工厂的宝贵原料。“我们的有机肥加工厂于今年3月6日正式开业生产,与辖区内肉牛养殖场、养殖户、分步式甘蔗机收厂、糖厂、玉米烘干厂等紧密合作,收购禽畜粪便、甘蔗渣叶、糖泥、玉米芯等废料,将其加工成有机肥。预计每年能处理辖区内产生的渣叶粪污废料2.4万吨以上,生产有机肥3万吨左右。”有机肥厂负责人钟昊说,他们的目标是让这些曾经污染环境的‘废’料,转化为高效有机肥,还田后既能促进微生物菌繁殖,补充土壤有机质,强根壮苗,又能改善土质,保水保肥,助力甘蔗、玉米等种植业增产增效,实现绿色发展。

  展望未来,上允镇还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力度引进龙头企业,计划年内落地建成木材加工厂和生物质燃料加工厂等,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推动生态循环农业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

  据悉,近年来,上允镇将循环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列为书记领办项目,成立了由书记、镇长担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并下设综合协调、技术服务、农资服务等多个工作推进组。通过整合党建、土地、农业等部门的资源,主动靠前服务,现场办公为企业排忧解难,协助企业考察市场行情、对接市场,在项目资金、用地指标、政策扶持等方面给予企业大力倾斜。同时,建立副科级干部挂钩结对帮扶机制,12名副科级以上干部与12个村(社区)党委(总支)领办的合作社结对,推行“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依托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实现12个村(社区)村集体增收上百万元,带动辖区上万群众受益。

  “多元双向”激活了沉睡的土地,百姓的笑脸绽放出对现代农业的无限希望。上允镇立足辖区实际,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多元盘活+赋能增效”的发展路径,通过“政策引”“横向带”“纵向领”“利益联”,全力打造土地增效、绿色循环和种养平衡为一体的大生态循环模式,形成了特色鲜明、丰富多样、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产业集聚效应持续增强,辖区经济效益日益凸显,实现了资源共享、循环利用和产业链延伸,达成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局面。

图片

  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正在上允镇徐徐展开。下一步,上允镇将继续秉持“种养结合”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探索“党建+企业+N”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着力点,按照“产业融合化、园区景区化、乡村旅游化”的规划,全力推动循环型、智慧型、体验型、终端型发展,实现全产业融合、全链条增值、全环节提升的发展目标,奋力打造乡村振兴的“上允样板”。

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pua
温馨提醒
尊敬的用户,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建议您使用高版本浏览器来对网站进行查看。
一键下载放心安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