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5 10:13:22 沐甜 T大
引 序
广西食糖产量占全国食糖总产量的60%左右,是保障国家食糖安全的主战场、主阵地,编制好、落实好广西糖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糖业发展战略部署,端稳国家“糖罐子”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国家糖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
广西糖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于2021年12月24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为帮助广西糖区各级政府贯彻好、落实好规划,为帮助参与和关心支持糖业发展的各界人士理解好、实施好规划,本文从创新维度,对规划“思路、目标、内容、重点”等四个方面进行解读。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解读提纲
一、规划思路守正创新
(一)从做大做优转向做强
(二)构建糖业发展新生态
(三)突出“全融合”新发展观
二、规划目标务实求真
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确定后,必须为未来5 年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必须做到既催人奋进,又切实可行;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首次提出建成国内最具竞争力的蔗糖产区目标
(二)首创性提出“区间规划”目标
(三)设立了完备的规划目标体系
规划提出了包括“综合生产能力、产业提质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四大类、17项具体目标在内的指标体系,为突出我区糖业发展重点,又兼顾糖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明确了目标。
——综合生产能力突出“稳字当头”。
——产业提质升级突出“快字争先”。
——生态环境模式突出“优字为本”。
——全产业链效益突出“增字为要”。
三、规划内容与时俱进
(一)力求形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产业新格局
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结合市场需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规划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提出重点打造“二四三”产业新发展格局。
——首次明确两个增长核心区。
——首次调减糖业重点发展区域。
——首次提出打造三个原糖加工基地。
(二)力求占领糖业数字经济新高地
(三)力求适应生态糖业新要求
——强化土地整治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减少化肥农药农膜对生态环境影响。
——推行清洁生产。
——强化产业闭合循环。
——强化风险点监控及风险应对。
四、规划重点强基务本
要实现糖业持续稳定发展,加强糖料蔗生产保护区建设,稳定糖料蔗种植规模,是广西糖业强基之本;面对产能过剩,原料争夺成为糖业竞争主战场的严峻形势,强化订单农业管理,稳定糖料蔗购销秩序,是广西糖业为政之要。
(一)稳定糖料蔗生产基础
——持续推进糖料蔗生产保护区建设。
——强化良种良法推广普及。
——提高蔗农收益。
(二)稳定糖料蔗购销秩序
——积极稳妥推进糖料蔗购销市场化改革。
——支持制糖企业和糖料蔗种植户结成利益共同体。
(具体内容详见后续解读报告)
广西糖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于2021年12月24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为全面贯彻落实规划战略部署,促进糖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现对规划编制创新情况解读如下:
二、规划目标务实求真
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确定后,必须为未来5 年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必须做到既催人奋进,又切实可行;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首次提出建成国内最具竞争力的蔗糖产区目标
规划总体目标提出,未来5年,广西将进一步加大投入,优化发展环境,推动降本增效,缩小与国际先进地区差距,着力打造充满活力、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千亿元蔗糖产业,建成国内最具竞争力的蔗糖产区,成为国家糖业安全和糖区经济发展的坚强支撑。
本规划没有设定提升国际竞争力目标,主要基于广西土地资源禀赋差距,即人均耕地面积和户均种蔗面积与巴西、澳大利亚等食糖生产与出口大国的巨大差距考虑。以巴西和澳大利亚两国为例,均地广人稀,户均糖料蔗种植面积接近1000亩,而广西人均耕地面积1.3亩,户均种植面积约15亩。由于土地资源少、地租价格高,导致糖料蔗生产成本极高,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糖料蔗收购价格折合人民币不到200元/吨,而广西糖料蔗到厂价格却在500元/吨以上。因此,在现有政策支撑体系下,广西糖业、乃至全国糖业都难有国际竞争力。
要解决广西糖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在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的同时,必须立足自身降本增效,成为国内生产成本最低、产品质量最优、转型升级最快、经营效益最好的蔗糖产区,才能担当起保障国家食糖安全的重任。
(二)首创性提出“区间规划”目标
根据糖业发展对国际地缘政治关系、贸易摩擦、异常气候和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高度敏感,生产规模和价格波动大,传统的“性线规划”思路难以适应的产业特点,规划在全国首创性地提出“区间规划”思路,即根据国际供求关系趋势研判和广西农业土地资源情况、农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将未来5 年的发展目标预设在一个合理区间内,在预设的区间内,每一个经济年度(榨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按此原则,规划将糖料蔗种植面积目标设定在1000万亩至1150万亩之间,将食糖产量目标设定在500万吨至700万吨之间(详见广西糖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目标体系表)。
(三)设立了完备的规划目标体系
为充分体现规划指导思想提出的“农工贸融合、产学研一体、商旅文互动”发展原则,在广泛调查研究,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规划团队围绕“突出稳定产业规模、优化糖料蔗购销机制、优化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优化品牌传播和产品营销体系、优化政策支撑体系”等方向,提出了包括“综合生产能力、产业提质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四大类、17项具体目标在内的指标体系,为突出我区糖业发展重点,又兼顾糖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明确了目标。
——综合生产能力突出“稳字当头”。提出全自治区建成1150万亩糖料蔗生产保护区,糖料蔗生产能力6000万吨左右。糖料蔗种植面积稳定在1100万亩左右,年均入厂糖料蔗5000万吨左右,年均食糖产量600万吨左右。
——产业提质升级突出“快字争先”。糖料蔗生产综合机械化率72%以上,机械收获率30%以上。甘蔗新品种研发推广能力进一步提升,良种覆盖率96%以上。糖料蔗加工增值率4倍以上。进一步推动产业重组,重点糖业企业产业集中度85%以上。
——生态环境模式突出“优字为本”。糖料蔗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蔗叶利用率、蔗渣利用率分别达到45%、100%。工业循环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达到100%,百吨蔗耗标煤、吨蔗耗水分别不高于3.85吨、0.27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全产业链效益突出“增字为要”。农民种蔗收入稳定提高,5年累计亩均收益提高500元以上,食糖营业收入年均360亿元左右,工业综合营业收入年均650亿元左右,三产融合营业收入1000亿元以上。
广西糖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目标体系表
类别  |  
       指标  |  
       单位  |  
       2019/20年榨季基数  |  
       2024/25年榨季基数  |  
       五榨季控制 目标/均值  |  
      
综合生产能力  |  
       糖料蔗生产保护区  |  
       万亩  |  
       1150  |  
       1150  |  
       —  |  
      
糖料蔗种植面积  |  
       万亩  |  
       1126  |  
       —  |  
       1000—1150/1100  |  
      |
入厂糖料蔗产量  |  
       万吨  |  
       4579  |  
       —  |  
       4600—6000/5000  |  
      |
食糖产量  |  
       万吨  |  
       600  |  
       —  |  
       500—700/600  |  
      |
产业提质升级  |  
       甘蔗生产综合机械化率  |  
       %  |  
       63  |  
       72  |  
       —  |  
      
良种覆盖率  |  
       %  |  
       93  |  
       96  |  
       —  |  
      |
加工增值率指标  |  
       倍  |  
       2.6  |  
       4  |  
       —  |  
      |
重点糖业企业产业集中度  |  
       %  |  
       81  |  
       85  |  
       —  |  
      |
生态环境保护  |  
       蔗叶利用率  |  
       %  |  
       25  |  
       45  |  
       —  |  
      
蔗渣利用率  |  
       %  |  
       100  |  
       100  |  
       —  |  
      |
加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  |  
       %  |  
       95  |  
       100  |  
       —  |  
      |
百吨蔗耗标煤  |  
       吨  |  
       4  |  
       ≤3.85  |  
       —  |  
      |
吨蔗耗水  |  
       吨  |  
       0.34  |  
       ≤0.27  |  
       —  |  
      |
经济效益  |  
       农民种蔗收入  |  
       亿元  |  
       230  |  
       250  |  
       —  |  
      
工业综合营业收入  |  
       亿元  |  
       550  |  
       —  |  
       550—750/650  |  
      |
食糖营业收入  |  
       亿元  |  
       332  |  
       —  |  
       300—450/360  |  
      |
三产融合营业收入  |  
       亿元  |  
       850  |  
       1000  |  
       —  |  
      
(注:三产融合营业收入包括与食糖生产加工产业链高度相关的非糖产业的营业收入,如蔗叶养牛业、农机制造、仓储物流、糖区文化旅游、糖区会议会展产业、糖业数字经济产业等带来的收入。)
未完待续……